隨著國家智慧城市、水十條等多個與水環境相關的政策的出臺落地,智慧水務產業潛在需求巨大。面對水務行業信息化建設周期長,無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數據標準,信息孤島嚴重,協同工作能力受制約,生產調度和運營分析缺乏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等一系列問題,急需通過建設大數據中心實現可測、可控、可視、可服務全流程。
一、建設智慧水務的迫切性
傳統水務企業要快速轉型實現智慧水務運維,難點重重。目前業界智慧水務管理的痛點可總結為這幾點:
1.水務廠區、站點等散點式地域分布,加大信息化整合難度。
2.工藝流程設施、軟件等的可視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3.要避免浪費和閑置早期基礎設施,耦合當前智慧水務系統硬件設施,減少設施重復投入。
4.無法實現集中監控,無法自動化實時記錄設備運行狀態等數據,缺乏數據分析等。
構建智慧水務可視化平臺的本質是解決水務的可測、可控、可視、可服務問題,將水務行業共性的數據能力在橫向平臺上不斷積累、對外輸出,完成靈活的業務可控、可視化需求適應,加速水務行業業務創新,降本增效。
二、智慧水務的總體架構
建設智慧水務,需要全面整合水務相關數據,包括三維可視化數據、GIS數據、業務數據等,通過數據集成、數據開發,形成數據資產,并使用低代碼開發平臺,快速搭建智慧水務大屏端、PC端應用平臺,展示水務海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可視,打通供水、排水、污水、生態等環節,實現了智慧水務數字孿生、生產調度、漏損管理、營銷分析等專題的應用。
智慧水務總體架構圖如下:
三、智慧水務案例
捷碼低代碼平臺+智慧水務的建設模式,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數據可視,降低技術開發門檻,降本增效所需的時間、人力、物力成本投入,提升行業數字化能力;幫助水務企業實現業務數字化、可視化,將水務數據統一沉淀在數據平臺,實現水司對水務數據的統一處理與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反作用回業務,以可視化的形式直觀展示水務數據的生產運行、經營決策等。
目前,浙江省杭州市部分鄉鎮已實現基于捷碼低代碼開發平臺,通過Web組件、GIS組件、大屏組件等功能和多場景行業模板拖拽搭建,自定義流程節點和流向模塊,隨需配置智慧水務可視化平臺,實現制水、供水、售水全過程多方位的可視、可測、可控,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水質。
如浙江某地水廠設計規模為20萬噸/日,但存在自動控制精度不高、過度依賴人工經驗、生產能耗和成本高、生產管理落后等問題,急需進行數字化改造。該水廠通過捷碼低代碼平臺搭建智慧水務數字孿生系統,覆蓋全業務、全流程、全過程,采用3D實景仿真技術建立數字孿生水廠,將水廠SCADA、設備資產管理、安防等數據融為一體,讓水廠運營數字化、透明化,實現水廠運營全過程的可視、可測、可控、可服務目標。
案例展示:
捷碼低代碼平臺賦能智慧城市應用開發,除了智慧水務外,在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鄉村、智慧醫療、智慧校園等各項應用中,已幫助合作伙伴實現多類型的項目交付,項目開發效率平均提升80%,項目交付率高達100%,有效提升了合作伙伴在智慧城市應用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點擊“立即申請”即可成為捷碼客戶,將享受捷碼終身技術咨詢服務,和遠程技術支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