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園區痛點現
智慧園區是智慧城市戰略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基于智慧園區的特殊性,智慧園區滲透著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方方面面。同時也代表著我國產業園區從傳統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重大轉變。
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高度密集,人才聚攏,價值輸出的集群對象,有著帶動地方性稅收,促進城市經濟效益的功能性作用。智慧園區也是民生經濟帶動下的產業升級和未來經濟增長點。
一、智慧園區基本情況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219個國家級經開區和156個國家級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2萬億元,合計占全國GDP比重達到22.51%。2018年初,國家級產業園區中,中部和西部的占比達到新高,分別為30%和21%。這僅僅是國家級園區部分數據,還有省級、市級等等。在批復數量和經濟規模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產業園區整體規模占全國GDP的比重持續提升。
二、智慧園區的痛點現狀
1.信息孤島、運維效率低
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智慧園區也在全國各地逐步開展起來,但是信息化建設程度卻不盡相同。鑒于沒有前瞻的頂層設計做基礎,以及各地園區的種類特征不同。絕大多數園區只是考慮到覆蓋部分園區功能的信息化需求。例如物業管理的一套系統,停車一套系統、水電又一套系統。各個系統之前存在著信息壁壘,功能上不能互通,數據無法共享。單一功能性服務,不能完全滿足園區用戶需求的同時,不同部門(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達等更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是導致運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2.同質化情況嚴重
很多園區方在園區的運營層面上是專家,但是在智慧園區建設上缺乏經驗,也沒有成熟的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對于信息化建設還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在開展建設工作的時候大多會參考其他園區。這個時候容易造成系統功能同質化,缺乏適配程度高的個性化智慧園區系統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根據園區自身的種類、定位、性質等進行分析,在園區定位還沒有明確的情況下,照搬其他園區或者市面上已有的系統,這樣會造成嚴重的同質化現象。沒有達到智慧園區的最終目的,還要承擔成本以及額外的運營。
3.沒有構建園區生態,難以形成閉環
智慧園區中的生態豐富度比較高,因為產業園本身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態鏈、產業鏈。如企業資源生態、環保生態、服務生態、數據生態、管理生態等等。每一個生態都要形成閉環,每個生態間還要共建連接,這樣每個生態這樣才能夠體現出每個的生態在應用層面、管理層面、分析層面、服務層面的作用。
4.缺乏前瞻規劃,對外擴展性低
在智慧園區信息化項目建設的初期,大部分園區在功能上,都會有自己初步想要覆蓋的一些需求,這些需求往往是他們目前在運營上遇到的難題或痛點,想要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優化。但是如果在建設初期,僅僅考慮到眼前的一些需求點的話,往往是不夠的。因為21世紀,科技高速發展,在規劃的初期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考慮初期建設的功能擴展空間,以及項目平臺框架在后期要能在對接上的各種新需求、新環境、新挑戰等因素。
所以說,在智慧園區項目建設上,必須要先根據園區自身的種類、產業等做好分析,在對比同類型項目的時候,同時明確自身智慧化系統的定位與需求,做好前瞻性、科學性、系統性與專業性的園區規劃,確保方案的先進性、完整性、可行性與風險可控性。
捷碼低代碼平臺是全技術鏈、面向AIoT多場景應用的專業低代碼開發SaaS平臺,全技術棧特征及平臺本身的高拓展性,非常適合智慧園區項目的高效開發與持續迭代,能滿足前述智慧園區對前瞻性和拓展性的系統設計要求。捷碼平臺采用統一的設計器支撐Web頁面、大屏可視化、3D數字孿生、APP、表單、工作流、數據管理等功能的可視化開發,通過拖拉拽和配置,即可快速實現數字化軟件應用的敏捷開發。捷碼多年來持續拓展智慧城市行業應用領域,現已開發諸多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指揮駕駛艙系統等應用,在行業實踐上有著大量豐富的業務案例。
點擊“立即申請”即可成為捷碼客戶,將享受捷碼終身技術咨詢服務,和遠程技術支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