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園區指南2.0,本文助你了解最新智慧工業園區建設趨勢。 2020年4月,《工業互聯網園區指南1.0》正式發布,首次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園區的內涵和愿景,定義了工業互聯網園區的總體框架、建設內容、評價指標等。2022年10月,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推出了《工業互聯網智慧園區(2.0版本)》,在之前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最新政策、細化了相關內容。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更加科學、清晰和可操作的指導建議。
《工業互聯網智慧園區(2.0版本)》共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工業互聯網園區發展背景、工業互聯網園區的內涵和框架、工業互聯網園區的建設內容、工業互聯網園區實施路徑、園區評價體系。本文將首先對工業互聯網園區的發展背景、內涵、建設框架進行詳細介紹:
一、工業互聯網園區發展背景
工業互聯網園區在我國的發展背景主要有兩個方面:
工業互聯網是我國重要戰略部署:
工業互聯網是連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工業互聯網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是順應技術、產業變革趨勢,是加快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抓手,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2. 工業互聯網園區是數字經濟背景下園區發展的新方式:
工業互聯網園區是數字經濟背景下園區發展的新舉措,是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載體,需要加強網絡、平臺、安全、數據和應用等資源的整合和建設,以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目標。
二、工業互聯網園區的內涵
工業互聯網園區是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按照工業互聯網內涵要求,規劃、建設、運營、提升的新型園區。園區應緊密圍繞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戰略目標,以協同創新、集群集約、虛實融合、綠色低碳、安全生產為導向,通過網絡、標識、平臺、安全體系和新模式、新業態的構建,來指導新園區建設和存量園區轉型發展。
三、工業互聯網園區的建設愿景
工業互聯網園區愿景是實現園區自身的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發揮園區作為產業集約化發展和資源聚集的區域性關鍵承載體特點,通過園區內工業互聯網一體化信息基礎建設和數據流動共享,構建園區內企業、設施、車輛等要素的全連接體系,建立虛實融合的園區一體化服務和管理視圖,實現園區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高效運營管理,不斷創新園區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推動園區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三、工業互聯網園區的建設整體框架
圖來自:中國通信院:工業互聯網園區2.0指南
工業互聯網園區的整體框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工業生產網絡:建設高可靠、高帶寬、低時延的工業互聯網園區網絡,連接園區內的企業、設施、車輛等要素,實現全連接和數據共享。
- 企業信息網絡:建設園區信息化服務體系,提供資源整合、產業政策、創新環境、綠色發展、數字化轉型等服務,推動園區內企業數字化轉型。
- 園區骨干網絡:建設園區骨干網絡,實現園區內部和與外部的高速、高效、低時延互聯互通,促進園區內產業協同發展。
- 園區公共服務網絡:建設園區公共服務網絡,提供政務、金融、人才、物流等公共服務,為園區內企業提供便捷的服務支持。
- 邊緣計算及云基礎設施:建設園區邊緣計算和云基礎設施,提供計算存儲、云計算、大數據等服務,滿足園區內企業的各種需求。
- 企業平臺:建設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分析等服務,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
- 園區平臺:建設園區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資源整合、產業協同、公共服務等服務,促進園區內產業協同發展。
- 企業網絡安全建設:建設完善的企業網絡安全體系,保障園區內企業的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
- 園區綜合安全防護建設:建設園區的綜合安全防護體系,包括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等方面,保障園區的安全穩定運行。
- 園區公共安全服務:建設園區的公共安全服務體系,包括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保障園區的公共安全。
- 完善園區數據要素:建設完善的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分析等數據要素體系,為園區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 以數據匯聚賦能園區:通過數據共享和開放,實現數據的跨部門、跨企業、跨領域匯聚和應用,為園區發展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 不斷強化園區的資源配置和整合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基礎支撐:通過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等方式,不斷強化園區的資源配置和整合,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基礎支撐。
- 穩步引導和鼓勵產業聚集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產業政策支撐:通過制定產業政策、推動產業聚集等方式,穩步引導和鼓勵產業向園區聚集,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產業政策支撐。
- 逐步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支撐:通過構建創新平臺、引進創新人才等方式,逐步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支撐。
- 優化園區綠色發展政策供給構建園區綠色治理閉環:通過制定綠色發展政策、推廣清潔能源等方式,優化園區的綠色發展環境,構建園區的綠色治理閉環。
- 加快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活力支撐:通過推動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活力支撐。
- 不斷拓寬投資與融資渠道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撐:通過吸引投資、推動融資等方式,不斷拓寬園區的投資與融資渠道,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撐。
-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環境支撐: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務服務等方式,進一步優化園區的營商環境,為園區發展提供持續的環境支撐。
- 標準體系:制定和完善工業互聯網園區的相關標準,包括網絡標準、平臺標準、安全標準等方面,為園區的建設和管理提供標準依據。
- 評價體系建設:建立工業互聯網園區的評價體系,包括投資效益評價、產業發展評價、創新能力評價等方面,為園區的評價和考核提供依據。
- 技術保障措施:加強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園區的建設和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 金融保障措施:制定金融扶持政策,包括貸款、擔保、風險投資等方面,為園區的建設和運營提供金融保障。
- 人才保障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包括高端人才、專業技能人才等,為園區的建設和運營提供人才保障。
- 公共服務: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包括政務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科技服務等方面,為園區的企業和機構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
以上是工業互聯網園區的整體框架,通過這個框架的建設和運營,可以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促進園區的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提升園區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