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是指,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三維設計平臺對工程項目進行精確設計和施工模擬,圍繞施工過程管理,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圈,并將此數據在虛擬現實環境下與物聯網采集到的工程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分析,提供過程趨勢預測以及專家預案,實現工程施工可視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智慧工地發展歷程
智慧工地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感知—替代—智慧
(1)感知階段:借助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擴大人的視野、擴展感知能力以及增強人的某部分技能的作用。比如通過物聯網傳感器,感知設備運行狀況和施工人員的安全行為等等。
(2)替代階段: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來部分替代人,輔助完成以前無法完成或風險很大的工作。
(3)智慧階段:借助人工智能“類人”的思考能力,替代人在建筑過程和管理過程中的參與,由計算機來完成建筑的整個建造過程。
智慧工地功能應用
(1)人員管理
通過智慧工地系統,利用大數據對相關人員進行管理,并將實時考勤技術應用到日常管理里面去,提高人員管理的科學性,提高人員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智能安全帽
智能安全帽是在傳統安全帽和頭盔的基礎上,添加無線攝像頭、對講機、定位器等智能電子網絡電路板部件,實現一定程度的監管功能,減少違規行為的發生。
(3)安全施工
通過對施工現場視頻、塔機、吊塔、升降機、卸料臺等進行監控,實時掌握施工現場動態,保障施工安全。
(4)環境管理
通過對環境中的風速、風向、噪音、PM值進行監控,對環境進行管理,控制環境污染。
(5)質量監管
通過設置安全檢查巡更管理、監控預警系統、監理監測系統,及時響應工地突發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整改痕跡完整記錄,對工地質量進行全程監管。
遠眺智慧工地綜合管控平臺
遠眺智慧工地綜合管控平臺是一個集成式工地管理平臺,聚焦施工現場的施工過程、安全管理、質量管理、勞務管理、綠色施工等重點環節,通過智能硬件(比如智能水表、智能電表、智能安全帽、環境監測儀等)進行實時數據采集,實現工地業務數字化。平臺還自帶APaaS底座(捷碼),依托捷碼組件化、模塊化、圖形化的開發方式,可以減少開發過程代碼編寫,提高 開發人員效率,加速項目的交付,達到降本增效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