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提效怎么做?56%的研發團隊都在嘗試新方法
每一個做項目的軟件企業都有一個產品夢,都希望能夠通過在項目的實戰中總結經驗完成產品化,最終能夠拿出一個完美的產品在行業內復制。
而項目交付延期、拖后腿的產品質量、業務沉淀靠人、研發人員流動性大等等這些骨感的現實,讓很多軟件公司“產品化”的目標,大概距離現狀還差100個定制化項目。
軟企中層領導的煩惱
煩惱一:項目很多,產能卻不足
有調研顯示,由于疫情的影響,大部分企業無法上門調研需求、無法封閉加班等原因,導致在2021年42%的大型軟件項目都受到了延期交付。
即使按期交付的項目,也出現故障問題頻發的問題,比如說西安一碼通,半年里崩了三回。
煩惱二:人員流動性大,資深研發不好招
研發產能不行,就補招人吧。招人也不是容易事。
一位中型政務軟件企業的開發經理坦言:“這幾年定制化項目投入大、人員流動頻繁、優秀人才招聘困難等現象,導致在整體開發效率提升方面,還沒取得明顯突破。”
據艾瑞咨詢早期發布的報告顯示,企業對資深IT人員的需求已經達到了白熱化。這里的白熱化主要是面對于中高端人才,對應的有資深架構師、資深開發人員,還包括懂業務懂技術的復合性人才。
煩惱三:工具滿天飛,BUG滿地跑
在工具使用上,企業根據自身需求,引入了不同的代碼協作工具及IDE來提升編碼的效率。為了保障代碼質量,還有不少企業引入持續集成工具和代碼審查工具。錯綜復雜、碎片化的工具鏈,貫穿軟件開發的整個生命周期,又進一步提高了研發的復雜度,降低了研發協同的效率。
低代碼成為研發提效的黑馬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不少研發負責人開始接觸最近大火的專業低代碼平臺,來提升研發團隊的產能。
調查顯示,56%的受訪者已經交流并了解過低/無代碼平臺。
對于低代碼這匹黑馬,真的能夠幫助軟企研發負責人斬斷三千煩惱絲嗎?
1.化繁為簡,降低企業級應用開發的復雜度
提高產研效率第一步,就是降低開發復雜度。低代碼平臺將軟件應用抽象成一個個可拖拽的元素:菜單、布局、頁面、視圖、按鈕等,拖拽就能設計和開發,大大簡化了軟件開發過程的復雜度。
?以組件取代代碼,以拖拽取代聯調;
?不分前后端,不分開發語言,拖拽、點擊、配置就能開發軟件;
?內置豐富的數字孿生場景,滿足項目上90%以上復雜業務需求;
?沒有代碼,就沒有BUG,就沒有DEBUG。
2.低代碼優化的不是程序員,而是軟件開發流程
很多程序員擔心,引入了低、無代碼平臺會讓自己丟了飯碗,被公司“優化”了。
但事實上,低代碼平臺其實只是個工具,它優化的是繁瑣的開發流程,是提高研發團隊總體產能的利器。
真實案例分享:
用傳統方式開發一套智慧園區平臺系統,需要3年以上經驗的1名前端程序員、2名后端程序員以及1名UI設計,還要有一個架構師深度參與,并至少耗費25天時間才能完成交付。
利用“捷碼”低代碼平臺,4名研發人員僅通過5個工作日即完成了系統開發,比傳統開發模式節省了80%的時間,項目開發成本也從25萬下降到5萬左右。
真正需要被優化的,是傳統寫代碼的繁瑣開發流程。低代碼平臺通過降低開發復雜度,縮短項目開發周期,減少單項目研發人力投入來發揮其價值。捷碼低代碼平臺是國內新銳的全技術鏈、面向AIoT多場景應用的專業低代碼開發SaaS平臺,采用統一的設計器支撐Web頁面、大屏可視化、3D數字孿生、GIS開發、APP、表單、工作流、數據管理等功能的可視化開發,通過拖拉拽和配置,即可快速實現數字化軟件應用的敏捷開發。捷碼多年來持續拓展智慧城市行業應用領域,在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園區等行業實踐上有著大量豐富的業務案例。添加捷碼微信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實操體驗一下哦!
掃碼添加捷碼微信入群,已有5000+智慧城市/AloT/IT行業精英入群交流,回復口令《優惠》即得捷碼引擎200元現金抵扣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