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推進,我國新能源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根據《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將在2025年前實現翻番,預計到2030年,風電與光伏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

然而,新能源電站通常分布廣泛,地域跨度大,且面臨資源差異大、信息化水平低、數據孤島嚴重等問題。傳統的人工運維方式已經難以應對日益復雜的運維需求,導致維保不及時、數據追溯困難、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影響電站的穩定和運營效率。
為解決這些問題,新能源電站亟需借助先進技術進行智能化轉型,推動電站降本增效,實現全方位智能管理。該平臺基于APaaS底座,融合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孿生、GIS等技術,真實再現風力和光伏電站場景,通過全面集成電站設備、生產、運營和環境數據,提供電站監測、設備管理、運維管理和經營管理等功能,實現智能監控、智能預警、數據分析,使全景動態直觀感知,快速定位故障問題,有效降低運維難度。1、全景監測
將電站3D場景與2D面板實時融合,全面呈現電站生產、運維狀態,幫助電站工作人員快速識別問題,科學決策。
2、精細運營
集成不同業務功能模塊,支持實時監控、預警,提升電站智能化水平,助力電力生產全流程精細化運營。
3、拓展性強
自帶APaaS底座(捷碼),具備IoT平臺及新能源相關組件,比如GIS、數字孿生、大屏等,支持以低碼、零碼、高碼、AI等方式,高效定制功能,可滿足不同應用場景需求。
平臺能夠實時采集、處理來自各類傳感器的數據,幫助管理人員在第一時間了解電站運行態勢,及時發現異常。同時,系統還具備智能預警功能。當設備出現故障時,系統能夠自動分析并定位故障位置,提前發出警報,提醒相關人員采取措施。

平臺能夠實時管理視頻報警和設備報警信息。當報警觸發時,管理人員可通過平臺查看報警畫面或視頻,快速確認問題。隨后,管理人員可直接生成工單任務,并分配給運維人員進行跟進和修復。
平臺能監測所有電站生產情況,自動化整理電站收入數據、設置個性化電價、追蹤每個客戶用電及收費數據。
通過深度融合各類數據,遠眺科技打造變電站運維平臺。平臺集成了智能安全、智能監控、智能巡視和智能操作功能,實現了電站運維的全面數字化。通過實時數據采集與分析,平臺可以精準監控設備狀態、提前預警潛在故障,并優化運維策略,有效降低人工操作風險和成本。
%用戶還看了以下內容
智慧水務信息化平臺建設難點解析:破解水務數字化轉型困局
閱讀954次
智慧水務收費管理系統有哪些?供水公司降本增效的秘密武器
閱讀948次
如何快速開發智慧水務管理平臺:破解效率與成本難題的三大路徑
閱讀900次
智慧水務管理系統源碼獲取攻略:破解行業痛點的三大關鍵步驟
閱讀768次